大連最美科技工作者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深入挖掘、廣泛宣傳一批優秀科技工作者(團隊)典型,市科協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群團組織綜合服務中心、大連新聞傳媒集團共同組織開展了第三屆尋找“大連最美科技工作者(團隊)”活動。經過廣泛動員、組織推薦、資格審查、專家評審、組委會認定和公示等程序,最終確定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崔曉楠等9名同志為“大連最美科技工作者”。
術有專攻 中西醫結合見奇效
一襲長發、笑容溫暖,崔曉楠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女性標識般的嫻雅。而在工作中,醫者沉穩、堅韌的特質表露無遺。20多年奮戰在醫療一線,崔曉楠已經把職業變成了“摯愛”,用她自己的話說:“長在我的生命里,欲罷不能。”


2018年10月12日,遼寧省抗癌協會腫瘤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腫瘤中西醫結合學術高峰研討會,崔曉楠進行主題演講。
崔曉楠對于惡性腫瘤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中醫藥治療見解獨到,推行整體醫學理念,強調惡性腫瘤個體化治療。豐富的經驗和學習的沉淀積累,讓她在中西醫結合診療腫瘤方面走出了一條寬敞的大路。她說:中醫、西醫各有優勢,中西醫不同認知體系與醫技手段有機結合,兼得二者之長,形成合力,實現協同抗腫瘤療效。中西醫同步,依據患者腫瘤特征與體能狀態,量體裁衣,科學整合,實施個體化治療,不但追求最有效率的腫瘤控制,提高生存時間, 而且強調減輕常規治療毒性,改善生存質量。

2017年,在她的推動下,大醫一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專科成立,同時也成為遼寧省“十三五”首批重點專科中,唯一的中西醫結合腫瘤專科,在臨床實踐中創新腫瘤治療模式。為了推進腫瘤中西醫結合為代表的整合醫療模式,在崔曉楠的倡導下,2018年,遼寧省抗癌協會成立腫瘤中西醫結合專委會,主辦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國家及省市級繼續教育,推行腫瘤中西醫結合特色醫療模式,新技術醫療模式、精準醫療模式。同時,她還致力于創新中醫藥的發展,并從蟾蜍中首次分離鑒定出具有抗腫瘤、抑制轉移的活性成分:沙蟾毒精空間異構體,相關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全人關懷 推行多元素整體醫學模式
在臨床實踐中,崔曉楠倡導推行中西醫結合,心理、康復、營養等多元素整體醫學模式,對作為“生物人”與作為“社會人”的患者進行全人關懷。她為每個就診患者及家屬給予心理疏導、營養、運動指導,鼓勵患者培養高尚的愛好。提出了“性格即疾病”的理念,引導患者及家屬心身健康行為。
崔曉楠說,醫務人員與家屬、患者是一個團隊,家屬與家庭是患者的第一“生物圈”。由于親人罹患腫瘤,每一位患者家屬基本上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問題,因此對家屬情緒與心理引導以及腫瘤照護知識宣教都是腫瘤治療關鍵環節。每次接診過程中,她都會增加一個特別環節:對患者家屬進行特別的心理引導與腫瘤相關知識指導。
“既然它找上門兒了,咱就不能怕。老爺子當過兵,身體素質不錯,咱們要幫他樹立信心。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不管前面有啥困難,咱們一起面對。”
“我父親很倔,但非常信任您,很聽您的話,一定會好好配合治療。只想說,遇到您,是我們全家的福氣。”
這樣的 “心靈處方”崔曉楠已經不記得開出了多少劑。崔曉楠說,心情的變化會影響患者神經內分泌系統,干擾到免疫系統。因此,除了開治療方,她還會為患者開出“心靈處方”。
崔曉楠說,“我會和患者添加微信,時常半夜接到患者的咨詢。醫生的話,對于患者來說是一種無形的藥物,我會為他們解惑,幫助他們減輕焦慮,增強精神信念,治病先治心。”
不僅是崔曉楠,她還引導科室的醫務人員與患者加微信,幫助患者科學認識腫瘤,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從醫二十余載,崔曉楠以德立醫,苦研醫術,口碑載道。先后獲得了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遼寧百千萬人才”百人層次、遼寧青年名醫、大連名醫等諸多榮譽,擔任國家級學會常務副主委;省級學會主委、后任主委及副主委等。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踏實肯干,在崔曉楠看來,腫瘤精準治療時代已經到來,而為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讓他們少走彎路,是她作為醫生最大的心愿。
“有一種愛叫醫生,長在我的生命里,欲罷不能。”這是崔曉楠2018年醫師節感言。面對無數患者的真摯感激,其實她更想說的是:“謝謝你們的信任,讓我更加愛我所愛!”
(稿件來源:宣傳與文化建設部 編輯:宣傳與文化建設部 圖片:腫瘤科)